打開耳朵
開場雁婷首先分享了自己冥想的經驗,有些冥想會藉由聆聽周遭的聲音讓自己暫停雜亂的思緒,脫離紛亂的現狀。冥想可以帶你到任何地方,冥想的尾聲也可以藉由一些聲音讓你回到現實。雁婷表示這就是聲音神奇的地方,聲音可以讓你脫離現實帶你去向遠方,也可以從遠方將你帶回到現實。
Photo by Jared Rice on Unsplash
2012 年,雁婷參與了《聲土不二-嘉義聲音再生計劃》,負責田野聲音紀錄工作。雁婷回憶那時正是她人生最谷底的時候,當時一起執行計畫的藝術家澎葉生(Yannick Dauby)向她推薦了許多聲音藝術和田野作品,這些作品包含非洲大草原或是亞馬遜森林的田野錄音。雁婷發現在情緒很糟糕的狀況下,當下聽任何音樂都沒有幫助,那些聲音反而會勾起自己不舒服的情緒,反而在聆聽這些田野錄音的作品時,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有機聲音,反而將自己從黑暗中帶走,讓自己能脫離那些糟糕的情緒。這也是她開始喜歡聲音、注意生活裡的聲音,並想要從事聲音藝術創作的起源。
在這場工作坊的會前作業中,雁婷提供了六個聲音樣本,大家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聆聽,希望大家在參與工作坊之前能夠「打開耳朵」。
雁婷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,某天她發現剛學會走路的外甥女站在冰箱旁邊發出低鳴的聲音,走近一看才發現她試圖模仿冰箱發出的聲音。雁婷表示,嬰兒出生後就開始接收周遭環境釋放出來的資訊,其中也包含聲音。這個時期的小孩,耳朵是非常「開放」的,任何聲音,例如父母講話的聲音、電器發出的聲音、掃地的聲音等等,對他們而言都是平等的。然而,隨著孩子逐漸長大,他們開始學會了辨識那些聲音,並且屏蔽不重要的聲音,只接收自己想要聽到的聲音。
因此有意識地「暖耳」(打開耳朵)是非常重要的。雁婷說自己常常在前往錄音室的路上告訴自己要打開耳朵,透過這種有意識的轉換,告訴自己此時此刻決定要好好聆聽所有聲音,畢竟再高解析度的設備也比不上自己的耳朵。
說說你聽到了什麼?
接下來,雁婷請大家分享會前作業的聲音記錄。請在自己生活周遭環境中選擇一個聆聽的地點,最好是戶外的某個地方。在紙上畫一個大圓,選定站立的點後,以自己為圓心,開始聆聽周遭有什麼聲音,並依據聲音的方向、遠近距離,將聽到的聲音記錄在這個圓之中。圓的邊界就是你能聆聽到的最遠處。試著想像聲音如果有形狀、有顏色,會是什麼樣子呢?
這是其中一位學員的聲景圖。她表示,在她的註記系統中,紅色代表尖銳的聲音,綠色代表相對穩定的聲音,黑色則表示她不理解的雜訊聲。而橫過畫面的綠色直線是用來表示飆車的速度感,淺綠色的曲線則像是公車行駛的感覺。
這是另一位學員分享的聲景圖。在他的註記系統中,藍色代表機械或器具發出的聲音,例如車流聲、行李箱滾輪拖過地面的聲音。而綠色則像是生命體發出的聲音,像是鳥叫聲、小孩玩樂的笑聲。
你可以發現,不同的人針對「使用圖像記錄聲音」都擁有專屬於自己的註記系統。
雁婷表示,在學理上,形成聲音的要素包括響度、音頻、音色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聲音也可以用這三個要素來形容。然而,當我們在日常中形容自己聽到的聲音時,常常會說明聲音的「來源是什麼」,而非聲音本身「聽起來」的樣子。例如我們會說聽到了「炒菜聲」,而不會說聽到「金屬碰撞、刮磨、敲擊,再加上些微的沸騰氣泡聲...」,這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經驗已經替我們總結了聲音的來源,我們描述的其實不是聲音,而是我們的所知。雁婷希望大家練習不要只是說明這些聲音是什麼?從哪裡來的?而是嘗試去形容這些「聲音本身的質地」,例如頻率是高是低?有沒有延續性?時間長短?響度(音量)為何?
以下是雁婷提供的建議,當我們聽到聲音時,可以試著用多種面向來描述它:
你聽到了什麼聲音?
這一整段聲音由哪些聲音組成?
你聽到的聲音會移動嗎?怎麼動?朝什麼方向移動?
你會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這些聲音?
聽到這些聲音時有什麼感覺?
如果這些聲音有顏色的話,會是什麼顏色?
如果它有氣味,聞起來如何?
可以用什麼線條、形狀或圖案來表現?
這些聲音讓你想到什麼?
...
聲音是怎麼被記錄的
人類透過文字記錄個人經歷,透過繪畫記錄視覺經驗,那麼聽覺的經驗又是如何被記錄的呢?
位於印度的 Bhimbetka 石窟保存了公元前十萬年人類活動的證據。一些近代的研究指出,人類最早和最神秘的一些藝術成就 - 包括史前洞穴壁畫、峽谷岩畫和巨石陣結構,可能是受到了被誤認為「超自然現象」的迴聲所啟發的。壁畫中的動物層層相疊,就像是在描繪洞口聽到的那些堆疊出現的迴聲,從現代的觀點來看,更像是聲音延遲(delay)出現的效果。
Prehistoric art of hoofed animals was found in Bhimbetka, India, in a cave with thunderous reverberations.
(Image credit: S. Waller)
1857 年,法國人 Scott de Martinville 發明了聲波震動記錄器(Phonautograph)。他從人類的聽覺系統解剖圖中獲得靈感,嘗試以機械裝置模擬聽覺系統中的鼓膜、耳骨。他在一塊玻璃上塗了一層薄薄的油煙。然後在一個錐形喇叭的末端貼上了一層薄膜當作耳膜。在那層薄膜的中央,固定了一根大約一公分長的野猪鬃毛,控制距離讓鬃毛剛好能劃過油煙。當玻璃板在一個結構良好的凹槽中水平滑動時,只要有人對著喇叭說話導致薄膜振動,鬃毛就會在玻璃上刻劃出「聲音的形狀」。
(Wikipedia: Phonautograph)
Scott de Martinville 試圖將聲音以圖像的方式保存,但他所製作的機器並無法重現聲音。
時間快轉到近代,數位錄音系統能夠將聲音的聲波,透過錄音裝置轉換為電子訊號保存下來,也可以將電子訊號經過還原、放大轉為聲波,並透過喇叭播放輸出。如果你曾在音訊編輯軟體上載入一段聲音,你甚至可以看到另一種呈現聲音的方式 - 頻譜圖。
在數位時代裡,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將聲音記錄下來,也可以隨時將聲音輸出到別的地方。雁婷請大家想像一下,聲音是否還有其他記錄方式呢?十七世紀時,有作家曾寫出使用海綿的孔洞保存聲音的想像,如果這些聲音被保存在海綿的孔洞內,又可以用什麼方式再現呢?它們可以被輸出到哪裡呢?
大多數人都認可聲音會影響人的情緒和健康。如果人的身體也是聲音的載體,那麼身體的反應和情緒是否也可以被視為聲音的輸出呢?另外,有沒有可能聲音也具有味道呢?有些人聽到特定聲音時,會「看到」各種色彩。利用這種聯覺(Synesthesia)的反應,我們是否可以創造出能讓人「嘗到味道的聲音」呢?
圖像記譜
關於圖像記譜,最常見的是在十七世紀左右完善的五線譜,目前仍是世界廣泛採用的記譜法。在台灣的傳統戲曲,還可以看到一種稱為工尺譜的記譜法。
古琴減字譜及工尺譜 (wikipedia: 工尺譜)
這些統一的標示聲音用法,都是為了讓聲音能夠分享、流傳下去。但在這個工作坊中,我們想要尋找其它能詮釋聲音的記錄方法。
下圖是貝多芬的手稿,你可以發現除了五線譜的記譜方式,還有一些像是個人的塗抹與註記,這些都不是標準五線譜所規範的。
下圖是氛圍音樂大師布萊恩·伊諾(Brian Eno)在 1978 年發行的《Ambient 1 (Music For Airports)》唱片封底。如果你知道專輯內有四首歌,再觀察圖中四條帶狀圖像右邊所標示的音樂長度,你應該可以猜到這四個圖案正是那四段音樂的「圖像譜」。它們看起來像是有一種規則,但又內含變化而不易分析。
事實上伊諾在一場訪談中聲稱自己並不是作曲家,而是「聽覺拼貼家」。伊諾說他的音樂在意的不是旋律,而是聲音的紋理,所以他無法用一般的記譜方式,而需使用自己的記譜系統。您可已透過下方的連結線上聆聽這張專輯,並嘗試從圖像譜中尋找規則。
以下是更多的圖像記譜例子。
Iannis Xenakis, 1922-2001. Study for the Polytope, Montreal (score for a light show). ca. 1966.
framework radio 是做田野音樂的品牌,這是它某一期的封面,事實上它就是一張譜。
(from https://frameworkradio.net/2021/11/775-2021-10-31/)
György Ligeti 1958 年的作品《Artikulation》
您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,「聆聽並觀看」它是如何被演奏的。
1966 年,Cathy Berberian 使用漫畫裡的狀聲詞創作了《Stripsody》,圖譜由漫畫家 Roberto Zamarin 繪製。
你可以在下面的連結中「觀看並聆聽」《Stripsody》
ICE(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Ensemble)和一個在紐約南布朗克斯區推行音樂教育的非營利組織 UpBeat NYC 合作創建了一個圖像記譜系統,他們用這些符號來取代五線譜上的音樂術語,用顏色來代表不同的樂器,用不同的符號代表不同的音色。
(from https://iceorg.org/blog/2018/4/9/graphic-scores-at-upbeat-in-the-bronx)
藝術家 Bojana Petković 在 2017 年的作品《記憶之聲(The sound of memory)》的圖像樂譜,是對 Prolom banja 山間溪流的聲景錄音進行的一種詮釋,每個聲音元素都使用特定的符號來表示,並轉化為視覺語言。圖譜由左至右是它的時序,你可以看到有潺潺流水聲,風聲,鳥聲,並且有程度的區別。
(from https://thedynamicarchive.net/component/graphic-score-of-a-field-recording)
這些詮釋音樂的方式,從古典音樂到當代音樂,從田野錄音到電子音樂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。這些音樂家不滿足於五線譜的規範,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打破規範,尋找詮釋音樂的更多種可能。
工作坊學員根據六個聲音檔所創作的圖譜
編曲(Composition)
雁婷表示,當我們看到「馬路上的車聲」、「森林裡的聲音」時,每個人在腦海中的樣貌、以及描述時使用的語彙都會不同。這就是聲音帶給大家不同的想像。
在電影裡很常利用「蒙太奇」手法,將不同的時間、空間,透過剪接形成新的敘事觀點。事實上聲音也可以進行「聲音蒙太奇」,透過聲音的剪輯、拼貼,也可以產生新的敘事觀點,也因為聲音是沒有畫面的,所以給聆聽者的想像空間會更廣。
最後的練習,雁婷請大家使用那六個聲音進行編曲,但是不需要使用任何音訊編輯軟體,而是用圖像的方式進行拼貼。
學員的編曲。#1 是車流聲;#2 是水滴聲;#6 是水打到石頭的波紋;#3 是蛙鳴聲;中間穿插的是鳥鳴聲
For What?
雁婷表示,作為一位聲音創作者,她在創作時會進行不同的規劃和選擇。有時她會放大某些地方,有時專注於特定的聲音,有時會去延展這些聲音的想像,最後將它們像織布一樣巧妙地交織在一起。甚至不一定要使用聲音來表現,而是運用其它媒材,例如裝置或影像。
在這個工作坊中,練習圖像記譜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需要細心地聆聽聲音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會了解自己對聲音的感受。當我們開始專注於聲音時,或許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更多新奇的事物,即使只是改善居家聲音也是非常正向的。或者,我們也會開始關注自己帶給他人的聲音。鼓勵大家聆聽聲音,嘗試記錄這些聲音所帶給我們的感受和想像。
活動名稱:聆聽、紀錄與創造聲音風景
講座藝術家:聲音藝術家與作曲家許雁婷
所屬展覽:2023《感野 Sensefield》
主辦單位:微米宇宙 Tinyverse
Comments